新闻动态

山东金沙园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绵华:永不褪色的橄榄绿

一个优秀的营级军队退役干部,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,放弃国家安置的优厚待遇,选择返乡自主创业,不仅将产品销售到了全国各地,而且带动周边50多名群众脱贫致富。他叫张绵华,中共党员,现年42岁,山东金沙园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、董事长。

崇尚橄榄绿,走上从军路

张绵华生于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耿庄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。其二爷张家和是老八路,其二叔张义春是海军北海舰队一名退役军官。小时候,张绵华到二爷张家和家玩,看到那一枚枚闪闪发亮的军功章、褪色的提包、深绿色的茶缸,听着那激动人心的抗日故事,一种崇拜军人、立志报国的观念油然而生。他心想,等自己长大后,也要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,保卫祖国。

张绵华是家中的长子,父亲张以增对他十分疼爱。从上小学开始,张绵华学习成绩十分突出,是学校里的优秀班干部,奖状贴了半面墙。父亲张以增对张绵华寄以厚望,想让他报考大学,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,光宗耀祖。但张绵华对军人的情感,却随着年龄的增长,更加浓厚了。在高中里,张绵华报名参加了军事兴趣小组,经常组织军事文艺沙龙,是全校有名的体育健将。

1996年武装部招兵,正在定陶一中上高二的张绵华说服父母,高兴地报名参军,成了济南军区某部的一名解放军战士。在军队里,张绵华刻苦学习军事理论和实战本领,很快从一名懵懂无知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,共立三等功一次,嘉奖10多次。1999年,张绵华先是入了党,后来以优异的成绩,考入济南陆军学院,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军官。喜讯传来,耿庄村群众高兴地奔走相告,父亲张以增喜极而泣:“俺小给俺老张家脸上争光啦!”

返乡创业,造福百姓

2009年张绵华到了退役的年龄,被分配到河南省开封市商务局工作。张绵华的父亲张以增嫌离家远,死活不同意。张绵华为了不惹父亲生气,在异地调动无望的情况下,放弃被许多人眼红的“铁饭碗”,选择自主创业。这年5月,张绵华“退役不褪志、退役不褪色”,带着部队转业的安置费及家庭的所有存款,入股到山东沙土食品有限公司(沙土瓜子),并担任该公司高层管理。经过多年企业管理的淬炼,张绵华经营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父亲张以增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。2015年夏天,为了更方便照顾父母,张绵华放弃上百万元的稳定收入,从牡丹区返回到定陶区张湾镇耿庄村,开始二次创业,投资2000万元,创办了占地40余亩、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山东金沙园食品有限公司。

为了把金沙园的品牌打出去,张绵华打出了营销组合拳。央视广告树品牌。2016年在中央7台连续不间断播放了50余天,树立了金沙园品牌形象。搞促销打市场。为更好地把市场做好,增加市场的铺货率,让经销商、超市和小卖部老板多挣钱,公司在每箱产品中都加入数额不等的开箱奖,带动了各级销售人员的积极性。以质量赢市场。公司高薪聘请专业人才,对同类厂家的产品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,从口感、香脆度入手,最终研究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口感。目前,公司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,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。

设立扶贫岗,共奔小康路

2014年,精准扶贫工作开始以来,张绵华积极响应上级号召,把扶贫工作放在心上,抓在手上,并切实落实到行动上。他在厂里设立了扶贫岗,积极吸纳贫困户到公司就业,针对贫困户身体状况,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。自2014年至今,先后有贫困户28人在公司就业脱贫。张绵华还利用自身企业加工花生的优势,为驻地贫困户免费提供花生种子,高价收购贫困户种植的花生,既为贫困户解决了花生销路问题,又为贫困户稳定脱贫提供了脱贫路子。在此基础上,张绵华还每年从扶贫车间盈利中拿出9万元给张湾镇政府,给90名贫困户每年分红1000元。

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,张绵华第一时间向张湾镇党委政府捐款10000元及防疫物资,并主动报名参加村里的防疫值班。当接到政府涉农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后,张绵华第一时间组织企业员工复工复产。为了做好抗疫防控工作,确保员工生命健康安全,张绵华在市场上高价采购口罩、防护服、酒精等各类防疫物资,免费提供给员工。

因为成绩突出,张绵华于2017年被推选为菏泽市定陶区人大代表,2018被定陶区人民政府授予返乡创业“归雁之星”称号,2019被菏泽市总工会授予“农民工之星”称号,2019年被定陶区农业局授予“优秀新农人”称号,2019年被菏泽市农业局评定为职业农民“农民农艺师”中级职称;金沙园食品有限公司于2017、2018年连续两年被菏泽市工商局授予“守合同重信用企业”称号,2018年被菏泽市总工会授予“菏泽市五一劳动奖状”,2019年被菏泽市农业局评为“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”称号,2019年被山东省扶贫办等省直10部门联合评为“省级扶贫龙头企业”。